首页
> 智库建设 > 中咨视界

中咨视界

孙文达 张岩 田亚洲 | ​以“咨询+”模式助推规划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力提升
发布日期:2023-12-29 作者:孙文达 张岩 田亚洲 信息来源:中咨研究 访问次数: 字号:[ ]

以“咨询+”模式助推

规划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力提升

孙文达 张岩 田亚洲

引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项目投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发挥好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增强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投融资体制改革持续深化,更加注重高质量发展和扩大有效投资需求。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正处于恢复发展和产业升级的关键期,地方政府在推动项目投资建设过程中面临财政紧张和负债压力的双重考验。以“咨询+”模式加强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力,推动项目高质量落地实施,对促进地方经济结构优化、提高生产效率、构建新发展格局,畅通经济循环具有重要意义。

一、背景和现状分析

(一)投资项目更加注重谋划策划和全生命周期管理

更加注重项目高质量发展。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因此需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转变投资发展理念,由过去重数量(规模)、轻质量效益向重结构、质量和效益转变,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转变。

更加重视项目前期性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大纲及说明的通知》(发改投资规〔2023〕304号),提出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的投资,高质量的投资需要高质量的决策。要进一步加强项目前期策划和可行性研究,提升投资决策科学化水平,巩固和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成果。注重防控项目决策、建设、运营风险,推动投资项目转化为有效投资,助力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

更加注重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重大投资项目是加快地方经济恢复、促进产业发展、改善社会民生的重要抓手,必须确保项目“能落地”“可持续”“有成效”。因此更加注重融资方案和财务的可持续性,更加注重数字化等现代技术的应用和降本增效,更加注重产业导入和招商运营,防止无效和低效投资。

(二)地方政府推动项目实施的困难与挑战

1.财政自给率总体处于下降状态

财政自给率是要衡量地方本级收入与最终支出的比例关系,财政自给率越高,表明地方财政平衡能力越强,经济发展越健康。2022年,仅陕西、内蒙古、新疆和山西公共预算收入大幅增长,其余27省财政自给率均有所下降,其中上海、吉林财政自给率下降超过10个百分点,浙江、海南、北京和江苏财政自给率也下降较多。另外,随着土地红利逐渐消解,地方政府土地出让收入持续下降。因此,发展壮大主导产业,打造高质量产业体系,扩大税收收入占比,提升财政收入质量,已成为各地方政府未来工作的重中之重。


图1 2022年各省份财政自给率状况

2.政府负债率持续居高不下

衡量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常用指标是地方政府债务率,债务率越高,表明政府财政压力越大,偿还能力越弱,未来发展潜力被透支,甚至可能导致债务危机和系统性风险。由于国内经济仍面临下行压力,地方政府债务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尤其是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坚决遏制增量、化解存量。各地方政府必须及时转变思维,改变以往“举债融资、借新还旧”的做法,推动投资项目高质量发展。

图2 2022年全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状况

3.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困难

一是“重项目,轻运营”现象广泛存在。在项目前期策划阶段比较重视工程建设方案研究,缺乏对项目运营以及全生命周期等方面的深入研究论证。二是项目建设与产业导入和招商引资相脱节,由于在项目策划过程中没有深入对接产业企业,存在发展定位不准确、服务功能与企业需求不匹配等情况。如产业园区建成后出现大量空置,“筑巢引凤”变成了“有巢无凤”。三是同质化竞争严重。由于缺乏基于比较优势构建产业体系,同质化招商引资现象比较普遍,尤其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

4.政策执行落实不够到位

近年来,我国在国家层面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各地重大投资项目的建设,这些政策涉及领域广泛,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环保、能源、交通、教育、医疗、农业等多个领域,而且政策出台密集、变化较快,因此非常考验地方政府的政策敏感性和执行力度。另一方面,由于瞻前顾后等种种原因,致使当地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未能有效结合和发挥,在引进项目、争取资金、争取政策方面处于消极性被动局面。

二、以“咨询+投资”为引领,提升项目投资决策和建设成效

打造地方产业发展优势。发挥咨询公司专业优势,广泛梳理国家政策以及重大投资项目储备信息,准确把握中央政策导向和项目投资支持领域。强化前期策划基础作用,深入了解地方政府需求和发展目标,制定明确、可行的发展战略,聚焦关键领域、投资重点和发展优先级,集中有限资源力量推动优势产业发展。立足重大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视角,基于地方资源有针对性地开展谋划策划,深入研究发展目标、任务和实施方案,提升投资有效性,强化风险可控性,打造发展优势。

保障项目财务可持续。做好咨询策划与投资结合,有利于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争取各方面资金支持,保障项目落地实施。一是在项目咨询策划过程中,紧抓国家扩大投入和拉动内需机遇,结合数字中国、中国制造2025、“双碳”战略、生态环境治理、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等政策导向,做好衔接工作,把更多项目纳入到国家、省级、市级资金“盘子”,最大限度地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专项债等上级资金。二是灵活选取各类金融工具,同时开展项目组织模式和投融资模式创新,采用EOD(生态环境导向开发模式)、TOD(公共交通导向开发模式)、F+EPC(融资+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投资人+EPC(投资人+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等模式,灵活包装项目。三是发挥咨询公司平台资源优势,广泛对接投资公司和各类金融机构,为地方政府重大投资项目牵线搭桥,引入各类投资主体,实现资源要素整合和精准匹配。

保障项目顺利实施。“咨询+投资”模式能最大程度保障项目投资决策的延续性,拓展咨询服务深度,统筹开展项目概念性规划设计,落实功能片区和土地利用规划、交通和基础设施规划、整体开发要素控制(强度、风貌等指标)以及重点区域规划等,确定分期开发建设时序,推进项目立项审批和开工各项准备工作,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提升项目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成功率。

三、以“咨询+数字化”为抓手,助推重大投资项目数字化转型和运营能力的提升

(一)加快推进项目数字化建设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提出,推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农业、工业、金融、教育、医疗、交通、能源等重点领域,加快数字技术创新应用。开展数字化咨询服务,一是以全过程咨询服务为导向,构建项目数字化应用方案,包括技术、设备、工程、建设管理和运维、网络与数据安全保障等方面。二是打造数字化咨询服务平台,为业主提供数据驱动、智慧管理、高效协同的数字化服务,推进工程项目智能化、规范化、精细化。三是强化数字信息基础建设,完善咨询服务数据资源体系,激活数据要素潜能,利用数据资源为项目开展供应链、产业链等方面的咨询服务。

(二)加快推动重大投资项目数字化转型

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国发〔2021〕29号),提出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投资建设数字化转型是建设数字中国、数字社会的必然要求。依托大数据、IoT(物联网)、BIM(建筑信息模型)、GIS(地理信息系统)、AI(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实现在项目进度、安全质量、特种设备监测等方面的数字化管理。通过系统性数字化建设,实现项目风险管控智能化、数据要素资产化,降低风险成本,增强风险管理能力,提高项目的效率和效益。

(三)加快打造大数据招商平台

以大数据等数字技术手段为依托,整合各方资源,实现信息共享和数据分析,打造招商运营管理平台,为招商引资及高质量运营管理提供数字化支撑。通过大数据招商平台,实现项目从策划、招商、建设到运营的全过程管理。强化全面风险评估和管理,对项目环境、政策、市场等因素进行分析和预警,及时发现和应对风险,降低项目风险损失。通过大数据招商平台实现数据的实时分析和可视化呈现,为决策者提供更加准确、全面的数据支持,提高项目决策效率和质量。

四、以“咨询+运营”为主线,打造现代化产业运营新体系

以延链补链强链为抓手,结合地方政府缺资金、虚产业、弱运营等实际情况,立足全过程咨询服务和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创新打造“供应链+产业链+运营链”(Supply chain+ Industrial chain+ Operational chain)三链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

(一)以供应链金融为支撑平台,提升项目融资水平

202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提出发展供应链金融,提供直达各流通环节经营主体的金融产品。202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提出统筹推进供应链金融发展,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质量升级的精准性和可及性。供应链金融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服务模式,立足产业链供应链整体价值,通过整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资源和信息,直接介入实体经济中具体的业务运作,不仅使采购、生产、运输、仓储、销售等供应链更加顺畅,还能为产业链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低成本的金融服务。发挥企业赋能、锚定物流增信等作用,破除产业链、供应链一体化发展的短板、瓶颈和效率等问题。

推动构建供应链金融共享平台,满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融资需求。强化对供应链、产业链的总成本结构分析,为项目策划资金来源与使用计划,积极联合投资、建设、产业、基金头部企业,为项目落地提供多元支持和保障。同时,拓展供应链金融共享平台功能,以大量、真实、动态的数据资产替代抵押担保,提高金融服务可得性。优化融资/物租赁、信贷与保理/融资等金融服务的风控管理,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

(二)以构建产业链体系为主线,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根据产业发展目标,开展市场需求、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分析研究,为地方政府编制相关产业发展规划、制定招商图谱,完善产业链体系,包括上游原材料供应、中游制造加工、下游销售服务等环节。制定产业链发展计划,梳理重大项目清单,配套和落实相关保障措施。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为产业链的完善和升级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通过政策创新、政府引导和资金扶持等方式,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培育一批竞争力、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推动产业链完善和发展。同时加强产业与教育、文化、旅游等产业的融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提升。

(三)以运营管理与优化为核心,推动项目长期稳定发展

结合当地市场、环境、产业、资源、文化等,制定项目特色全过程运营管理策略和计划。建立风险监控机制,识别项目运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积极引入创新运营理念和管理方法,科学构建项目运营绩效评估体系,定期对运营效果进行评估,分析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高项目运营质量和效率。运用数字化手段实现项目可视化、精细化管理,将既有运营经验通过数据转化为运营指导,确保项目长期稳定发展。同时,协助地方政府不断拓宽项目招商运营渠道,通过组织召开招商大会、专项论坛、乡贤活动等多种形式,开展多维度、高精准招商活动,实现高质量产业运营和管理。

五、结语

“咨询+”模式可以有效的推动项目全生命周期高质量发展,对地方的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增加财政收入具有重要意义。围绕国家政策导向和重点支持领域,强化咨询策划引领作用,注重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和数字化技术应用,灵活采用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EOD)、基础设施公募REITs、地方政府专项债、特许经营等多种方式建立多元化投资和运营机制,引导社会资金参与经济社会建设,发展壮大实体经济,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也不断拓展咨询服务内涵和深度,根据市场发展需求,提供定制化咨询服务和精细化运营管理,助力地方政府投资项目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新华社.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中国政府网,2022-10-25.

https://www.gov.cn/xinwen/2022-10/25/content_5721685.htm.

[2]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大纲及说明的通知(发改投资规〔2023〕304号)[EB/OL].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2023-3-23.

https://www.ndrc.gov.cn/xxgk/zcfb/ghxwj/202304/t20230407_1353356_ext.html.

[3]刘郁,姜丹.260+地市2022经济财政债务大盘点[EB/OL].郁言债市,2023-03-03.

https://mp.weixin.qq.com/s/kuQlTGouSVyWO2Msn6375Q.

[4]陈康,杨旭.浅谈31省市政府债务率情况|东北固收专题报告[EB/OL].东北固收研究陈康团队,2022-11-22.

https://mp.weixin.qq.com/s/MLQIF7C3MN-Z0X7dsG1jvA.

[5]银行家杂志.平台型供应链金融:机理、模式与启示[EB/OL].银行家杂志,2023-01-31.

https://mp.weixin.qq.com/s/xElXhZilBWzVNw1ChZg-bg.



相关链接